“集采工作的重心正在从规则制定走向执行完善。”
近期,武汉市医保局发布了《关于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执行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因未完成集采品种约定采购量,13所公立医院被点名。其中,长江航运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的冠脉支架采购量不到50%;另有8家医院的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未达到5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采购量甚至为0。
(相关资料图)
《通报》公布了武汉市胰岛素国家集采、冠脉支架国家集采和骨科创伤类耗材十二省集采的落地执行情况。从整体上看,三者均达到约定采购量,完成率分别为108.35%,135.29%和123.6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通报既有药品又有耗材,但相比集采政策执行更早、更成熟的药品,耗材在医院的落地执行似乎更为困难,这直接表现为部分医疗机构采购量未能达标。
医院集采产品采购量未达标究竟是何原因?
去年10月,湖北省医保局曾发布了全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情况的通报,指出了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按时间进度完成率不达标、少部分地区报量不实、个别医疗机构采购非中选产品过多等问题。
当时的被通报的医院名单长达37页,这侧面反映出耗材的集采落地的确存在痛点。
按照带量采购政策,参与集采的所有医疗机构,根据前1-3年的平均采购量的70%预报并约定年采购量。可明明是医院自己报的量,为何有的完不成?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副会长高惠君表示, 医院报量未完成,最直接的缘由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医院相关手术量有所下降。
“耗材的供给与需求呈现出一种‘马太效应’,如果医院手术量大,耗材厂就会倾向于各种规格的器械都配得比较齐全,医生手术也会比较方便。”
2020年11月,冠脉支架作为首个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结果公布,冠脉支架的均价从1.3万元降至700元左右,完成了93%的大“跳水”。
支架价格压低以后,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如果此时医院的报量又很少,耗材的配送成本就会相应增加,让厂商薄利也无法做到“多销”。
高惠君提到,冠脉支架、骨科等耗材还存在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而集采产品执行调整的速度,相对器械的升级更新较为滞后,这也使得短时间内,医用耗材集采效率与医院使用顺畅、患者需求的平衡成为难点。
“集采政策要和临床需求更为紧密地结合,以让患者有更好的获得感”她据此提出。
集采走到执行层面,还有哪些工作尚待完善?
按照此次《通报》的要求,武汉各区医保局将对带量采购政策执行不力的医疗机构和中选企业开展约谈或函询,必要时将医疗机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中选企业采用信用评价方式进行惩戒。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联体医保支付研究中心研究员仲崇明认为,集采工作的重心正在从规则制定走向执行完善。此次武汉将2022年的集采情况再度公示,充分展示了该区域医保的精细化与透明化管理。
仲崇明表示,医用耗材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集采,并未全面提速,武汉此举类似于“集采保卫战”,目的就是彰显集采落地的严肃性,这有利于集采的进一步扩围。
“集采近些年的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从最大程度发挥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到关注并纠正医疗医药行业的不正之风,集采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为医保支付方式、支付标准、支付范围在合理区间水平内运行提供支持”,他补充说道。
但集采在医疗机构落地之后,是否就达到了执行的闭环?高惠君认为,为了保证病患的获得感,通报之后,对集采产品使用质量的跟踪或许更为必要。
“对于医疗器械,我国已经开展了20年的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但医疗器械警戒制度尚在探索之中。警戒制度的尽早建立能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和升级,也能让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落到实处。”
来源 | 医学界智库
编辑 | 符媚茹 刘新雨
热点文章
• 医药集采:“更难啃的骨头”怎么啃
• 集采链条上的博弈与磨合:医院报量,还真是个技术活
• 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集采改革成效突显